忏悔录(名著名译)
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、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。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。这个人就是我。
只有我是这样的人。我深知自己的内心,也了解别人。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;甚至于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。虽然我不比别人好,至少和他们不一样。大自然塑造了我,然后把模子打碎了,打碎了模子究竟好不好,只有读了我这本书以后才能评定。
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,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,果敢地大声说:“请看!这就是我所做过的,这就是我所想过的,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。不论善和恶,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。我既没有隐瞒丝毫坏事,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;假如在某些地方作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修饰,那也只是用来填补我记性不好而留下的空白。其中可能把自己以为是真的东西当真的说了,但绝没有把明知是假的硬说成真的。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,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: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,就写我的卑鄙龌龊;当时我是善良忠厚、道德高尚的,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。*的上帝啊!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,和您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,请您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
作者:
卢梭(1712—1778) ,法国思想家、文学家。代表作有《新爱洛绮丝》《民约论》《爱弥儿》《忏悔录》等。
译者:
范希衡(1906—1971)名任,号希衡,安徽省桐城人,1925年因参加“五卅”运动被追捕,逃亡北京。同年秋考入北京大学法文系,1927年毕业后任中法大学孔德学院法文讲师。1929年秋赴比利时鲁文大学学习法国文学、比较文学、历史语法、比较语法,获双博士学位。1932年回国任北京中法大学教授兼中法文化出版委员会编审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南京大学任教。译作有《圣勃夫文学批评文选》《诗的艺术——布瓦洛文学理论》《忏悔录》《中国孤儿》等,论文《论<九歌>的戏剧性》《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国影响》等。